过去很多打工几十年的工人,因为现实和自身条件等种种原因,导致根本就没有老板为他们上社保。
因为没有社保,这些人到手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每一分一毫都要自己攒着为未来着想,因为未来没有保障,每进行一次财务支出都要反复的考虑。
可是这种没有保障的生涯即将得到逆转,从2025-08-06开始,绝大多数员工再也不必为企业老板不给自己缴纳社保而担心了。
由权威媒体央视新闻报道,最高法明确,企业与员工双方约定或者员工单方面承诺“不缴纳社保”都是无效的。
国家强制所有企业必须为旗下的员工缴纳社保,全民社保的时代已经来临。
只要此规定落地,就算以后打工人愿意和老板协商不缴纳社保也不可能了。
因为老板绝对不会相信,当打工人被辞退之后,不会去根据国家法规去索要因为老板不给自己缴纳社保而得到自己应得的赔偿。
- 你需要社保,国家社保也需要你
全民社保时代的来临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却并不是单纯的响应千万打工人渴望获得社保的需求,更多的是现实利益的驱使,让全民社保最终落地。
就好像国家鼓励生育,给生育的孩子补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这个孩子的消费。
国家开始强制所有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不否定其确实可能为打工人未来做出一份保障,但是也否定不了另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因为不仅仅是打工人需要社保保障,社保基金也需要打工人来补充。
一方面,从现实数据的角度上出发,毫无疑问中国老龄化加剧,老人越来越多,2025-08-06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就明确了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最新数据,其明确表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正式突破3亿。
而与此同时新生儿却越来越少,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幼童出生人数已经连续跌破1,000万人了,比如说过去的2024年出生人口仅仅只有954万人,死亡人口却达到了惊人的1,093万人,人口从过去每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正增长已经变成了负增长了。
而作为社保基金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金,运行的大致规律是用今天打工人缴纳养老金的钱,发放给已经退休的老人。
可是面临过去的高出生率和如今的低出生率的现实,未来毫无疑问打工人会越来越少,退休的老人越来越多,社保基金周转也因此显得越来越困难。
对于未来社保基金是否能够足额的兑换,这一点谁也说不定。
出于对未来的考虑,没有退休,特别是离退休还远的打工人,对于缴纳社保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信心大于一切。
国家也早已经意识到老龄化加剧,也怕领社保的人多,交社保的人少。
在去年9月,就出台了延长男性女性工作者退休年龄的公告。
不管男女,相比于延迟退休之前,都要再多工作几年,多缴纳几年的社保。
这让现如今距离领取社保年龄还远的打工人,不得不怀疑轮到自己领退休金的时候,是不是还会再次延长退休时间,以至于根本无法享受多少自己辛苦缴纳社保而应得的利益保障。
其次这也就算了,毕竟延长退休时间用来应对老龄化家具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手段,就好比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也都多次延迟过退休时间,不管男女退休年龄也都比中国大。
可是最损失信心,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亿万打工人辛苦缴纳的社保养老金却不能按规定到正确的人手中。
前段时间审计署发布了2024年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审查,情况触目惊心,出现问题的养老金额达到了惊人的601亿,其中被挪用偿还政府债务的金额就有406亿。
而这仅仅是社保组成部分之一的养老金,就损失了如此多的资产。
其他如同医保等社保基金,恐怕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多。
这毫无疑问打击了一些人缴纳社保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影响了对官方的信心。
在现实的困境和信心的丢失双重条件下,也不得不让国家强制让所有的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
只有让所有人都缴纳了社保,才能有更多的钱让社保基金能恢复正常运营。
打工人确实需要社保,但是社保基金更需要打工人的贡献。
不过在当前大环境下,让所有的企业,包括早餐店、小超市、小工厂这些过去根本没有缴纳社保意识的经营单位去开始缴纳社保,毫无疑问会带来阵痛。
甚至本来是一件好事的全民缴纳社保,也会让企业和员工感觉到痛苦。
员工需要从自己的工资中缴纳一部分社保,到时候本就微薄的工资变得更微薄。
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支出更是比员工自己缴纳社保支出的比例要大,也让很多本来运营情况就勉强维持的小企业变得更加难以维持。
甚至还有可能加大给予员工的剥削,通过削减工资的方式让打工人到工资来补贴企业缴纳的社保。
但这些困境也不能阻挡全民社保这个本就站在道德高点的政策推行,因为社保基金需要亿万打工人的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