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轻薄”成为智能手机的新战场,苹果以iPhone17 Air的5.5mm极致厚度树立了行业新标杆,原因是近期曝光的电池对比照片揭示了这一设计背后的关键取舍。
其中Air的电池厚度仅2.49mm,不及Pro电池厚度的一半,容量也停留在2900mAh,甚至低于2016年发布的iPhone7 Plus的电池容量。
而Pro系列则凭借钢壳L型电池和空间重构,将容量提升至3900mAh以上,首次突破5000mAh的Pro Max更是成为续航怪兽。
但是对于果粉来说,到底该如何做出选择呢?笔者给大家汇总了信息,然后一起来和大家进行对比下。
首先是电池设计的对比,iPhone17 Air采用全金属外壳封装电池,与传统软包电池相比,无需额外组件支撑,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
这一设计使它在仅5.5mm的机身厚度下,仍能容纳2900mAh电池;而Pro系列则升级为钢制L型电池,通过金属盖强化散热效能,同时完美贴合内部空间,实现容量最大化。
更为关键的是,Pro系列首次因区域版本不同而改变电池设计,美版因全面采用eSIM技术,省去实体SIM卡槽空间,电池容量得以完整保留。
而国行版需为SIM卡槽预留位置,右下角电池区域被切割,容量预计缩水约100mAh,这一策略被解读为苹果遏制“美版改国行”灰色市场的技术壁垒。
然后是续航能力方面的一些对比,iPhone17 Air与安卓阵营普遍6000mAh以上的电池容量形成反差,即便iOS 26的优化能力出众,也难以完全弥补物理容量的短板。
Pro Max电池容量突破5000mAh大关,较前代提升324mAh,结合A19 Pro芯片的能效优化,续航时间预计会大幅度突破。
而标准Pro版虽容量增长有限,但通过VC均热板+钢壳电池的双重散热设计,可维持高性能持续输出,间接提升实际续航表现。
因此对于续航能力非常敏感的用户,等待新机正式发布之后,可以去关注一些评测,以此来看看能否满足自身的需求。
不过为平衡Air的续航短板,苹果祭出两大利器,比如C1基带,这是首次搭载于Air的苹果基带,相比高通方案功耗显著降低,从通信模块源头省电。
同步推出的外接电池配件,通过磁吸无缝扩展电量,弥补机身内电池的容量妥协,这一设计延续了苹果“本体轻薄+配件补强”的产品哲学。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但可以确认的是,库克近期在会上表示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如此兴奋和充满活力。
甚至称无法谈论的产品路线图,只不过有些产品你们很快就会看到,有些则会在稍后推出,但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另外要说的是,尽管电池与机身差异显著,但是Air与Pro仍共享多项核心配置,比如全系标配120Hz高刷屏、2400万像素前摄及4800万像素主摄。
性能平台均搭载12GB内存,但Air采用标准版A19芯片,Pro则升级A19 Pro芯片及LPDDR5X运存。
Pro则是独占48MP长焦镜头与8倍光学变焦,支持前后摄像头双视频同步录制,硬件级优势进一步拉大与Air的差距。
说实在的,定位也是非常的清晰,iPhone17 Air以146g重量、天空蓝专属配色及钛合金中框塑造高端轻薄形象。
但单摄像头、无实体SIM卡槽等设计,暴露其“为薄牺牲一切”的极致取向,目标直指追求便携性的小众用户。
iPhone17 Pro通过电池结构创新(如美版eSIM空间利用)、散热系统升级(VC均热板)和影像硬件跃进,巩固全能旗舰地位。
因此可以看出来,新机之间的区别确实非常大,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判断。
最后想说的是,当智能手机的创新日益趋同,iPhone17系列却以Air与Pro的极致分化开辟了新战场。
那么综上信息所述,大家会如何做出选择呢?一起来说说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